安全生产是校园发展的“压舱石”,不仅关系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学校的稳定和发展。2025年6月迎来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必赢国际437官网围绕“个个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着力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活动一:安全大检查
为彻底排查整治潜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6月24日上午,洪波院长带领学院安全员、实验室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老师对学院图书资料室、科技史与科技文化遗产保护教学实验室、研究生工作室等重点区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查看了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并相应地派发了“安全提示单”。
检查过程中,洪波院长再次强调了安全检查的重要性,指出消防设备检查要重点查看是否在有效日期内,师生不仅要熟悉消防通道位置还要时刻确保通道畅通,科技史实验室材料要归类放置在相应储藏柜,研究生工作室的各类充电线在不使用时要及时拔掉等,以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现场师生认真听取了检查组的意见和建议,表示立即着手整改安全隐患。
活动二:研究生安全教育
6月21日下午,学院对全体研究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组织全体研究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系统性的专题学习,同学们深刻把握了新时代背景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内在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第一”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为日常学习生活筑牢安全理念。
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年度主题,全体研究生观看了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该片以生动案例和直观演示,全方位科普了火灾、触电等常见校园安全隐患的预防要点,并重点讲授了紧急状况下如何有效实施自我保护、科学救助他人的关键应急技能。观看过程加深了同学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场景的认知。
理论学习最终落脚于实践。宣传片观摩结束后,同学们在学院安全员的专业指引下,实地走访了教学楼宇内的消防设施布局点,重点熟悉了不同类型灭火器的性能特点、适用场景及规范操作流程。在安全员的现场示范与指导下,部分同学亲手进行了模拟操作演练,将课堂所学的安全理论知识与学院实际环境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应对初期火灾险情的实战能力。
此次活动通过“学论述、看警示、练实操”的递进式教育链条,不仅全面普及了安全知识,更显著提升了研究生的风险辨识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
活动三: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
演练促安全,防患于未然。为提高学院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实验室成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6月18日下午,学院组织科技史与科技文化遗产实验室开展安全应急演练,以提高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本次演练场地在科技史与科技文化遗产实验室,为示范性演练,主要模拟高温烫伤(现场演练)、强酸灼伤皮肤(现场演练)两个事故场景。演练开始前,各有关人员应详细了解演练过程,明确自己在演练中的角色及任务,熟悉自己在演练时的语言表达、动作表演等,确保各自的演练真实、真切、准确、恰当。所有人员应检查设备器材是否齐备、正常,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要素,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1.强酸灼伤皮肤事故发生及救援演练过程:
(1)学生在做实验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手上灼伤皮肤。
(2)立即打开水龙头,用清水冲洗。
(3)立即取来急救箱,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向学院报告,通知学校医护人员到位急救。
2.高温烫伤事故发生及救援演练过程:
(1)学生在做实验时,不慎烫伤手。
(2)立即打开水龙头,用清水冲洗。
(3)立即取来急救箱,涂抹烫伤药。
(4)向学院报告,通知学校医护人员到位急救。
3.实验室管理员向学生科普实验操作的安全教育,讲授该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今后学院也将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全面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重任。
此次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学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安全发展理念,为构建“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平安校园文化筑牢了思想根基与实践防线,为全院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科研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孙琦 审核:阚为)